相对于长期保存的条件,进口标准品在运输过程由于时间比较短,所以运输条件相对来说要求没有保存条件那么严格。长期保存条件为常温和+4度的标准品都可以在常温条件下运输,-20度保存的标准品在运输时可以放入冰袋来降低温度,而-80度保存的物质则需要在运输时加入干冰。但是干冰的有效时间只能维持1天左右,所以标准品不适合于长途运输。
进口标准品作为具有准确量值的计量标准,是化学计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量值传递与溯源的一种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用户在选择、购买进口标准品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稳定性:选购前应确认所购买批次进口标准品的有效期限,避免使用时发生过期的情况。 对于购买到的进口标准品,在收到后应首先对照证书确认运输条件符合要求,然后核对品种、数量等是否与购买要求一致;包装、外观是否正常,标识是否清晰、完整;有无证书;是否在证书声明的有效期内等,核对完毕后,立即按照证书中规定的保存条件进行保存。
2、特性量水平:进口标准品的特性量水平应与日常测量样品的水平匹配。
3、可接受的不确定度水平:进口标准品特性量的相关不确定度水平应与日常测量中的精密度和正确度限度要求匹配。
4、特性量的种类及定值方法:某些进口标准品可能只适用某一特定方法或专属领域的应用,因为其值有特殊规定,如含结晶水的值,应对证书中该类说明加以注意,防止误选误用。
5、形式:可制作成不同的形式,如冻干与冰冻样品,制作方式的不同可能会导致相同特性在进口标准品与真实样品中的行为差异,从而产生互换性问题,选购前应充分调研。
6、基体及可能的干扰:用于开展方法确认、质量控制以及一些基体效应较为严重的测量方法的校准时,基体应与日常测量样品基体尽可能接近。